家政知识网

翡翠是怎么形成的 翡翠在什么环境下形成

翡翠是由硬玉矿物组成的多矿物集合体,因其质地细腻,颜色翠绿而得名。翡翠是一种翡翠玉料,主要产自缅甸境内,目前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翡翠产地。在我国云南瑞丽市和缅甸南部靠近海岸的地方也有出产。

翡翠是在一种变质岩中形成的,翡翠这种变质岩形成于约1.5亿年前的第三纪变质带上,主要成分为硬玉。这种硬玉通常呈致密块状,少数为致密粒状集合体,多呈纤维状构造,颜色有白色、绿色、灰色、黑色等,颜色分布不均匀。

一般认为,翡翠是在两个地质环境中形成的:一是在压力比较大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“硬玉”矿床,二是在比较高温高压下形成的“钠长石”矿床。

1、在压力比较大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“硬玉”矿床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一带。

2、在比较高温高压下形成“钠长石”矿床主要分布于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。

1、翡翠的颜色

翡翠的颜色多种多样,主要有绿色、红色、黄色、白色、紫色和黑色等。其中,绿色是翡翠中最珍贵的颜色。翡翠中的绿色部分是硬玉矿物的成分,是翡翠中最鲜艳、最美丽和最有价值的部分。但在实际翡翠成品中,颜色并不一定都是绿色,有可能存在白色、灰色和其他颜色。

2、翡翠的结构特征

翡翠属于硬玉岩的一种,和其他硬玉岩一样,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硬玉,硬玉矿物成分是斜长石(含钠7%左右)、角闪石、钠铬辉石和绿帘石组成的矿物集合体。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,硬玉矿物中有白色、灰色、红色及黑色的纤维状和粒状集合体。

翡翠通常呈致密块状或致密粒状构造,少数为致密粒状构造。多呈纤维状构造,少有脉状构造。翡翠多呈白色、绿色、黑色等颜色,分布不均匀。翡翠具有油脂光泽和蜡质光泽。

3、翡翠的密度和重量

密度一般为2.75-3.17g/cm3,而翡翠的比重一般为2.6-2.9,所以翡翠的比重一般大于玉和其他玉料。翡翠是一种很轻的玉石,它的密度相对来说比较低,在1.66左右。所以用手掂一掂翡翠很容易感觉到它轻,可以用它来作为鉴别的重要依据。

4、翡翠的硬度

翡翠的硬度很高,甚至接近翡翠的硬度,所以在加工的时候很容易切割和雕琢。

5、翡翠的光泽及透明度

翡翠光泽可分为玻璃光泽和油脂光泽两类。玻璃光泽翡翠具有较强的玻璃光泽,显得晶莹光亮,质地细腻,结构紧密,颗粒均匀一致;油脂光泽的翡翠,其颜色显得亮丽、油亮。因此,在抛光面上玻璃光泽的翡翠表面反光强,油脂光泽度的翡翠则有一种油脂感。

翡翠的透明度指通过透射光观察物体的透明程度。透光度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观察到颗粒细腻的硬玉矿物的短柱状或纤维状集合体。翡翠是由硬玉矿物组成的多矿物集合体,故其透明度也与硬玉矿物颗粒的大小有关。翡翠透明度高的,其结构致密、质地细腻;翡翠透明度低的,则结构疏松、质地粗糙。高透明至亚透明且无明显瑕疵或裂纹的翡翠一般均可视为上品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